台灣割讓日本第二年(1896年)時,日本人齊藤音作等組成探險,發現了紅檜、扁柏蘊藏豐富的阿里山森林。此後,開啟了阿里山原始森林的開發。 1906年遂有阿里山森林鐵路興建的計劃,準備將阿里山的高級木材,包括紅檜、扁柏、樟樹等集運下山。 1912年時,日本台灣總督府終於完成了這條登山鐵道。阿里山森林鐵路,全長約71.4公里,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北門火車站,經過47 個隧道、72座橋樑,翻越獨立山,登上2216 公尺的阿里山沼平車站,總共停靠17個車站,搭車時間約三小時二十分鐘。儘管北門被視為阿里山線的正式起點。不過,為了外來旅客的方便。目前,阿里山號火車都從嘉義車站第一月台出發。一般說來,阿里山鐵道經過的地形,大致可粗分為平地及山地兩段。平地是從嘉義車站、北門站到竹崎,約有14.2 公里。沿途經過熱帶果園、住家。從竹崎起就開始爬坡,緩緩爬升於重山峻嶺間。當遊客搭乘阿里山號火車時,不免會注意到,火車頭往往掛在四節車箱後,推著火車走。原來,阿里山鐵道是條登山火車,許多設計都是為了更有效率的爬升,同時考慮安全,車頭在後方,能防止車箱在爬升過程中脫鉤。此外,阿里山森林鐵道的火車軌道亦較窄,只有76.2 公分 癌症,不及台灣一般鐵道的三分之二。上山之後,爬坡坡度大,迴轉半徑小,經過的橋樑及隧道特別多,這些都是搭乘阿里山鐵路旅行時的特殊體驗。火車通過樟腦寮站後,因前方遭獨立山阻擋,於是開始特殊的環繞獨立山爬坡。火車不斷盤旋而上。往後看,樟腦寮聚落忽左忽右地越來越遠,這時,火車正像蝸牛似的,環繞著錐狀獨立山。先右回兩圈 銀行貸款,再左回一圈。繞了三圈到山頂後,因為迴旋空間太小,火車再以8字形,繞個圈出獨立山,繼續往阿里山方向登高。
好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