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朝時漢族婦女開始使用一種叫鬏髻的假髻,是用別人剪下來的頭髮或絲線編成髻狀而成,用時戴上頭上,鬏髻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有人使用。元朝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就提到崔鶯鶯的"鬏髻兒歪"。接髮當時也常有窮人賣頭髮做假髮。元末劇作家高明的雜劇《琵琶記》就有趙五娘為安葬公婆被迫賣掉頭髮。明朝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也提及婦女戴尖頭鬏髻。除了鬏髻之外,明朝婦女普遍使用的假髻樣式還有發鼓,自體脂肪,是以假髮覆蓋一個金屬絲編成的圓框製成。禿頭 假髮 增髮
清朝開始出現的鬏髻樣式有很多接髮,當時的京城有*作和銷售鬏髻的作坊和店鋪。清初的揚州就有蝴蝶、望月、花籃植髮、折項、羅漢、接髮懶梳頭、雙飛燕、倒枕、八面觀音等鬏髻樣式,票貼。清朝吳敬梓在《儒林外史》就寫范進之妻胡氏常戴銀絲假髻,自體脂肪移植。當時婦女不但在平時會戴黑色的鬏髻,連居喪時也會戴白色的鬏髻。
清朝中葉,西方人又把西方的假髮帶到中國,雍正帝也曾佩戴西式假髮。清末一些人去日本留學,他們的辮髮被日本人取笑為"豚尾"(豬接髮尾),很多留學生因此剪掉辮子,英文補習班,回國就套上假辮。例如魯迅去了日本留學就剪辮,半年後回國就套上假辮,與父母安排給他的妻子朱安拜堂行婚禮。沈寧的《百世門風》也提到裝假辮的現象,那種假辮要盤在頭頂,團團圍成假團辮才不會掉下來,於是當時義和團看到打團辮的人就抓,如果查到是假團辮就捉進巡撫衙門嚴刑拷打然後送入獄或把他們殺頭。蘇雪林在《辛亥革命前後的我》一文也提到她的二叔去日本留學,在當地"斷發改裝",回國後就裝了一條假辮。
好推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